谭晓风:梨花深处“炼金士”
谭晓风在观察自己培育的油茶大果良种“华硕”的结实情况
2013年,谭晓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不久前,正是梨花雪白的季节,漫山的清幽香气里,记者第一次见到谭晓风。
这位率先在世界上解决“中国梨自交不亲和性”难题的中国第一位经济林博士,已先于记者一行独自走入梨花深处,拿着手机对着满树的白花拍个不停。架在鼻梁上的眼镜滑落至鼻翼,他毫不自知。
“看了几十年,还没看够啊?”记者打趣问道。
“哎,你不知道,就算是同一山头,不同年份的梨花,都不一样的!”谭晓风的语速飞快,但他从随身包里掏出小镊子拨弄花蕊的动作,却是又轻又稳。
中国第一位经济林博士
40年前,当谭晓风接到中南林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前身)的录取通知书时,内心一片迷茫。“经济林是什么?”第一次听到这个专业,陌生、未知是谭晓风的第一感受。
“我填的志愿是湖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家族世代务农,谭晓风想跳出“农门”当老师。虽志愿未遂,但抱着“数学与经济有几分关系”的念头,他还是走进了中南林学院的经济林专业。
没承想,这竟误打误撞。
原来,数学对经济林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科。育种、栽种、养护……常需要借助运算公式来完成。
比如,怎样栽种更科学?在本科阶段,谭晓风要学习通过计算亩与亩之间栽种的数量、一亩地内不同品种树木的行间距、树木的高矮等得出数据,综合分析后得出林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运算、统计、分析……数年苦读,谭晓风从本科读到硕士,完成硕士论文《油桐栽培密度及林分结构模式的研究》,发表于中国林学权威杂志《林业科学》,并在毕业后留校任教。
然而,在论文数次发表于国内顶级学术刊物后,谭晓风的研究进入瓶颈期。
“我们的论文无法获得国际一流学术刊物的认可。”谭晓风说,当国内的经济林研究仍在以“加减乘除”为主流时,欧美国家已经开始进入基于生物学技术的经济林研究领域。
上世纪90年代,生物技术风靡一时,并逐渐进入经济林研究者的视野。1992年前往日本进修的谭晓风,感受到的便是一股“基因热潮”。
谭晓风之前在书本上看到过基因工程,但怎样才能将DNA提取出来并成功复制,他并不知晓。
为早日学成,在日本,他成了“电视迷”——每晚看电视到深夜,只为更快适应日语环境;还是“单车狂”——为了去日本森林综合研究所学组培技术,他每日骑单车往返40公里,骑了个把月;更是“购书狂”——归国前,他往国内寄了几大箱书,光运费就花了3000多元人民币,对比当时国内100多元的月收入,可谓天价。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日本的一年,谭晓风学到三招:同工酶技术、基因技术和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回国不久,中国第一个经济林博士点落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谭晓风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经济林博士生。
导师胡芳名和谭晓风一致认为,必须突破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林生长发育规律、栽培技术与产量关系的学术传统。对经济林研究领域进行革命性变革的“钥匙”已浮出水面。
博士一年级,谭晓风论文开题。他的关键词,锁定“银杏”和“分子”。
在“分子”世界闯出“新经济林”
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经济林研究,虽然属于“非主流”,但也不乏实践者。银杏作为最古老的经济林树种,成为研究者的首选对象。
一直关注相关研究的谭晓风和胡芳名知道,中国学者始终未能突破从银杏叶中提取DNA这一关。“既然是第一个经济林博士,总要做一些没有人做出来的事。”刚从日本开了眼界、学了技术的谭晓风,在与导师商议后,将“构建世界上第一张银杏分子遗传图谱”定为研究目标。
从1994年到1997年,谭晓风用3年时间“画完”了这张图。1997年,谭晓风携博士论文《银杏RAPD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参加答辩时,他画就的世界第一张银杏分子遗传图谱,也成为中国第一张林业分子遗传图谱,这一成果得到3位答辩委员刘筠院士、朱之悌院士和官春云院士的高度评价。
在分子的微观世界里,谭晓风闯出了一片“新经济林”。
山茶属植物的分子分类与分子鉴别,建立中国第一个油桐种质基因库,建立世界最大砂梨种质资源库……随着一系列研究成果的问世,谭晓风开辟的以分子生物学为主的经济树种微观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由他编写的第一本农林院校林学类专业教材《林业生物技术》,在全国农林类高校得到广泛使用。
2001年,谭晓风再赴日本。已经掌握了纯熟分子生物技术的他,有了更大“野心”。他之前做的工作,已经为经济林树种保留、延续及改良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不能总停留在微观的世界里打转转”,谭晓风的“野望”里,经济林研究既要“见林”也要“见经济”。
将“梨的自交不亲和性”确定为此次赴日研究的主课题,便是这种思路引导下的选择。“近亲结婚不结果”,是当时困扰包括梨树在内的众多果树研究的瓶颈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从栽种算起,果农要先等3—4年让不同品种梨树杂交配对结果,再经3—4年育种期,才能有收益。这对产业发展极其不利。
早在1991年便往返国内19个省份、着手收集梨的种质资源研究材料的谭晓风,在此次访日期间又发现了一批新的自交不亲和基因,同时收集了大量文献资料。归国后,他与中国农科院果树所、郑州果树所联合开展“中国梨自交不亲和性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运用新技术,只需剪下一片树叶,进行基因检测,等个几天,就能知道结果。
这项名为“南方砂梨种质创新及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的科研成果,彻底改写了砂梨教科书,从根本上扭转了南方砂梨长期不能形成产业、北方梨一统天下的局面。自南方有砂梨栽种以来,需要经过漫长的选种育种周期才能确认哪些品种可以一同栽种的历史,自此结束。
谭晓风由此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有了技术后,他主动找到自然条件特别适宜种植砂梨的湖南省浏阳市大围山镇,帮助当地建起4万余亩绿色果品基地。制订技术操作规程,申报“中国绿色A级水果”论证,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为水果合作社建立信息网络平台……
从大围山出发,短短5年,南方砂梨种植区域扩展到200多万亩,累计新增产值43.06亿元,新增利润22.38亿元。忙前忙后的谭晓风,成了无数果农口中的“荣誉村民”。
推动“经济林”向“安全林”发展
2016年,谭晓风受聘为湖南省政府参事。在成为政府“智囊团”一员后,谭晓风提出的第一条建议便是“将油茶列为解决国家实用植物油安全的主要作物”。
中国幅员辽阔,耕地面积却只有18亿亩。在解决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后,能用于栽种油菜、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的耕地所剩无几。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实用植物油年生产量不到1000万吨,年消费量却高达3600万吨,大量依赖进口。这显然不是解决国家粮油安全的长久之策。
油茶是山地林木,不需占用耕地便可栽种。湖南是油茶之乡,种植面积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4%。但几十年来,油茶产业发展困难重重,产量低是最主要原因。经过4年的栽培周期后,油茶才会结果,且每亩地所结果实榨出的成品油很难超过10公斤。
油茶属“自交不亲和”树种,从古至今,它的栽培就处于“随机”状态——一亩地里,种多少品种、种哪些品种,会不会结果、能结多少果,并无规律。前期投入大,收益等4年,而且收益完全“随机”——这让众多油茶种植户心神不宁。
专注油茶研究30余年的谭晓风,对农户的窘境再熟悉不过。他想做些什么,可内心也有几分忐忑。上世纪90年代后,经济林领域研究进入低潮期。谭晓风收集的油茶、油桐等基因库种质资源损失殆尽,从各地甄选的100多个优良单株(家系)全部损坏……望着自己的科研积累就这么消失,谭晓风痛心之余,内心一片迷茫。
何去何从?
油茶是优质健康的植物油;油桐是重要的生物质能源;木本淀粉用于浆布,可节约粮食;全国6亿多亩经济林,可释放大量氧气……国家粮食安全、植物油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经济林有重要意义;它还是众多果品、药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的来源,更是农村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思前想后,在经济林的重大意义面前,谭晓风慢慢坚定了自己的选择。1996年、2001年,谭晓风先后申请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全部聚焦于油茶,以推动相关研究持续开展。
2006年,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恢复经济树种研究,并增列经济林研究课题。其下的油茶栽培专题,由谭晓风主持研究。2009年,科技部设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油茶专项,谭晓风主持其中的“油茶可持续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课题。
春天终于到来了。谭晓风团队最终从几百个品种中优选、培育出3个大果油茶品种。
“看,这是农户刚发来的照片!”谭晓风的手机上,一筐油绿油绿的油茶果颗颗均匀饱满,磅秤的指针显示20.25公斤。这还只是单株产量,按鲜果含油率5.5%算,一亩能产油82.4公斤。
继培育出油茶优良品种后,谭晓风团队又研发出生草栽培技术、高接换冠技术等油茶栽培新技术。湖南已制定到2020年力争实现油茶产业综合产值1000亿元以上的目标,谭晓风团队的技术将有力助推这一目标的实现,而他更大的愿景是,“通过湖南辐射全国6400万亩油茶种植基地,使我国的食用植物油安全更有保障”。
油茶、油桐、梨、银杏、山苍子、刺梨、香榧……经济林里,谭晓风的研究还有很多。“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陈永忠,国家桉树研究中心主任谢耀坚,中国林科院经济林中心副主任乌云塔娜……全国经济林领域的200多位博士,有30位出自“谭门”。
“误打误撞”走入经济林,一晃已是40年。谭晓风说,自己不会停歇,仍将大步走入梨花深处。
《中国教育报》2019年06月18日第4版 版名:新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