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韵·风采】从世界冠军到育人名师:张圣的羽毛球教育之路
他曾是驰骋国际赛场的羽毛球世界青年冠军,如今是中南林备受学生喜爱的“金牌教师”。作为体育与音乐学院专职教师,张圣以创新教学斩获湖南省第七届普通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用“球场上的思政课”诠释体教融合新范式。
从国手到教师:一场关于热爱的“跨界双打”
曾经,一方球场,是张圣作为职业选手追逐荣耀的战场。如今,这一方球场,成为了张圣作为羽毛球教师传技育人的天地。
出生于“羽毛球之乡”湖南安化的张圣,8岁执拍,16岁入选国家队,曾获世界青年团体冠军、全国单打冠军等殊荣。2014年转型高校教师后,他将十余年职业运动员经验转化为独特的教学资源。
“真正的体育教育不应止于技能传授”,张圣的课堂常现动人场景:当学生因反复挥拍沮丧时,他会暂停训练,讲述自己每天加练2000次网前球的青训故事;当团队配合出现摩擦,便带学生复盘“凡尘组合”的沟通艺术。这种“技术+精神”的双轨教学,使他的公选课成为全校“秒光”的爆款课程。
创新教学法:让体育课成为“精神加油站”
在2024年湖南省第七届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张圣凭借《羽毛球正反手放网技术》课程设计斩获一等奖。历时半年的备赛过程中,他创新性地将时政热点融入技术教学:从林丹李宗伟的“巅峰对决”解读竞技精神,借“雅思组合”成长故事探讨团队协作,用自身全运会逆风翻盘的经历诠释永不言弃的信念。
“30名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近三个月时间利用午休两小时陪我磨课,学生们这份纯粹的支持让我更坚信教育的力量。”张圣回忆起备赛时光,眼中仍闪动着感动。这份师生共赴的热忱,最终让他的课堂实现了90%的动作掌握率和100%的课堂参与率。
体教融合新实践:让每个学生都“闪闪发光”
“羽毛球是项‘诚实’的运动——你流过的汗,拍子会替你说话。”张圣常这样告诫学生。面对零基础学习者,他独创“梯度教学法”:前20分钟思政故事点燃热情,中间40分钟分解技术要领,最后30分钟设计对抗游戏巩固成果。
这种寓教于乐的模式成效显著:执教以来,他指导的学生在省级大学生羽毛球赛中多次斩获金银铜牌,更有数十名“门外汉”通过课程加入校队。而最让张圣欣慰的,是总能在结课反馈中看到这样的留言:“原来坚持做对的事,真的会等到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从冠军领奖台到三尺讲台,张圣始终保持着对羽毛球最纯粹的热爱。当问及未来规划时,他轻抚着陪伴多年的球拍说:“让更多年轻人在羽毛球运动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就是我最想打的‘冠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