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等媒体采访全国政协委员、我校副校长朱道弘
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我校副校长朱道弘(右一)应邀做客两会“热点面对面”会客室,就相关问题发表看法。
3月10日,光明日报头版、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等媒体均在“两会特别报道”中,刊发了对全国政协委员、我校副校长朱道弘的采访。朱道弘应邀分别就高校如何配合供给侧改革,促进创新教育,以及如何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朱道弘谈到,高校要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创新教育。他认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关键的还是人才。人才培养的一个主要渠道是高等教育。以前我们的教育方式更倾向于知识传授型,现在需要以多种方式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导入一些探索式、讨论式的课程。要更加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理论知识,而且要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3月8日,朱道弘与长沙市副市长何寄华、湖南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张晓庆这两位全国人大代表一起,做客两会“热点面对面”会客室,就相关话题进行交流。
谈及供给侧改革与保障就业之间的关系,朱道弘认为,从高校毕业生角度看,化解过剩产能,确实会暂时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就业空间。但化解过剩产能是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的,而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技术设备的提高,需要技术人员,这里面也有就业需求。同时,经过去产能淘洗后,留下的才是真正有持续发展潜力、能提供稳定就业岗位的企业。所以从长远来看,通过化解落后产能,我们的就业市场也会更加健康。
在分析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时,朱道弘强调,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65万人,是历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他们的就业,关系到765万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还关系到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信心和热情,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对于高校而言,应重视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另外,还应加强引导,帮助毕业生端正就业、择业观念。
朱道弘还就如何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邹敏 图/湖南日报 赵持)
相关报道链接:
光明日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6-03/10/nw.D110000gmrb_20160310_14-01.htm
湖南日报: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16-03/10/content_1071879.htm?div=0
三湘都市报:http://epaper.voc.com.cn/sxdsb/html/2016-03/10/content_1072123.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