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总支赴新宁县麻林瑶族乡开展调研
【林大网讯】(文/致公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总支)7月10日,致公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总支在主委任佳丽教授、调研课题组组长胡萍教授的带领下赴新宁县麻林瑶乡开展“在湘西南建立首个濒危语言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调研工作,副主委周霞、一支部和二支部主委及相关专业教师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与新宁县政协、麻林乡政府、麻林乡民族中学及其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调研座谈会。
在新宁县政协主持的调研会上,新宁县政协副主席王海林从民族语言、文化习俗、传统饮食、生态环境和新农村建设等五个方面对新宁县作了介绍。课题组成员与县民政局、教育局、非遗中心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就民族语言文化的生存状况、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新宁县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保护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麻林瑶族乡政府及县民族中学的座谈会上,调研组成员对麻林乡“峒话”的濒危现状及“峒话进课堂”实施情况和效果、“崀山峒歌”等非遗项目的活态化保护与传承情况,当地的环境资源、农产品资源以及教育资源做了全面的了解。
▲在新宁县召开调研座谈会
▲在麻林瑶族乡召开调研座谈会
任佳丽谈到,麻林乡的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作为林业院校,希望双方能够建立“校地”合作、“院地”合作的创新模式,为麻林瑶族乡的经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胡萍教授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以务实可行的建言成果为八峒瑶乡“峒话”和民族文化的保护提供参考。会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总支向麻林瑶族乡中心学校捐赠了一批书籍和学习用品。
考察期间,课题组成员还走访了一些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就“瑶族傩戏”“崀山峒歌”等非遗传承人的现状与困境进行了深入了解;参观了麻林水库、黄金牧场、风力发电站、乡村特色建筑等,就水源地和森林资源的生态保护、农村生活废水的处理等问题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了广泛交流。(编辑/陈名虎 审核/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