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钰婷: 绿色人文 共享发展
发布日期:2016-05-12

 我理想的林科大是一所有着绿色文化气息、共享发展理念的人文校园。我本科毕业留校担任辅导员,4年的大学生活,10年的工作经历,让我与中南林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深深的热爱着这片校园,经历着他的成长,见证着它的进步,作为一名中南林科大人,我也一直在思考,我能为它做些什么,让它变得更加美好。

 

 

我是一名思想政治辅导员,我的职责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但在工作中我发现,理想透过现实总是显得有些骨感。我问学生读大学是为了什么?一些人的回答是为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挣更多的钱。有时我也在想,办大学只是让学生能找到一个工作的跳板吗?有位北大的老校长说“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接触到该专业资深的学者,听到精英的讲座,有一座浩瀚的图书馆去阅读,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通过着一系列的活动让他想明白他想成为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并为之努力,拥有追求自己美好生活的能力和与之匹配的文化修养。但现在有些学生认为修养不值钱, 不能直接换取财富, 在他们的心目中英语四六级、托福考试证书及计算机等级证书才是捧取金饭碗的“敲门砖”,而忽视了作为一名大学生立足于社会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我觉得一片土地,如果你不播种他就会长出杂草,当我们的校园没有主流的思想文化做引领,那么就会被非主流的娱乐文化、美食文化、金钱文化所占领,所以我觉得现在是需要立足林大校园,开展“绿色人文  共享发展”的校园文化的传播与引领,绿色代表着生机和活力,人文代表着文化与底蕴,共享代表着民主和谐,发展代表着创新与突破。“绿色人文”的校园是创新发展,传承共享的人文校园,这里的共享不仅是物质设施、教学资源的共享,而更应是思想人文的共享,每次都是老师教学生学,却不知道学生的思想与需求,共享更需想双向的交流和共享,给予别人需要的,真正体现人文关怀的共享。

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打造人文校园呢?

首先,需要让大学生接触更多的人文知识,体会并传承人文精神。最快速也是最全面的深入方式是课堂教学。增加人文课程的数量并提升教学质量,拓宽人文课程的学域视野,加入传统文化、礼仪教育等融趣味性与实用性的人文课程。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强调的是“关心人生价值和社会目标”的科技工程,对本科生必须在毕业前上满8门人文课程。可见国外学校对于人文素养的重视。我们林科大是否也能创建“关心人生价值和社会目标”的林业工程,赋予教育更多的人文情怀。我昨天问及学生你们所上的有哪些人文课程,学生想了很久,告诉我说:“大学语文、思修,选修课好像有大学生礼仪,但是这方面的课程好像很少很少。”所以在这点上,可以借鉴优秀高校的培养理念,增设人文课程,加强人文师资的培训与锻炼,可以充分调动辅导员这支思政队伍对这类课程的传授,加强授课的互动性与实践性,让人文素养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与实践,成为大学生一生都能受益的人文精神。

其次,强化氛围营造。在我给学生上完礼仪课后,很多学生课上做的很好,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很难实施,就像当一群人都在看手机你也会想着拿着手机出来看,当同学们上课前都不问好,你自己很难站起来问好一样,很多时候的习惯都是因为氛围的影响,所以要形成良好的积极的人文氛围,可以通过校园文化载体包括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宣传橱窗、教室标语等,有意识地多宣扬伦理道德、理想追求等方面的提醒语句与先进事例。如中南大学每周都推出“中南达人”,我相信我们林科大一定也有很多很多的达人,他们不只是教授和老师,而且还有我们优秀的校友和学生,对他们事迹的宣传,能让中南林能为有着这样一批优秀的人而产生人文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孩子在他周围,在学生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应充分利用环境的隐性渗透作用和感染效果来强化人文环境的营造。

再次,形成人文素养的评估机制。把人文素养纳入到学生培养的重要指标中去。增加人文学分,规定听取讲座的次数与所修人文学分挂钩,并让学生学以致用,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中去,实践和服务的次数也与人文学分挂钩,用实践拓宽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教育家斯金纳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大学教育更是如此,不仅是知识教育更应该注重人文教育。我们培养的不是只懂得知识的“工具人”也不是只懂得利益的“经济人”,而是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较高人文素养的“文化人”——让他们有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人文素养的提升将让中南林焕发人文的绿色,共享思想的发展。(徐钰婷,外国语学院辅导员,“2015年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