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研究院 杨灿:人文 绿色 幸福---我理想中的林科大
发布日期:2016-05-25

  一、人文科技并举,传递和发展社会核心价值 

  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在发展中国家尤甚。今天,在我们这个日益技术化的年代,科技与人文的分离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科技而奢谈人文的边缘人”。其实,科技创新与人文精神,彼此支撑,相互策应,譬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并举则兴,偏废则废。龙应台曾指出:“离开了人文,一个大学,不是大学,只是技术补习班而已。”的确,真正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相辅相成的。大学教育不应该只是关于知识的教育,而更应该是关于智慧的教育。人文学科和科学都是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一所优秀的大学应该在自己的教育理念中体现这两者。如同一只木桶,其水容量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过弱的文科必将制约大学学科的整体水平和人才的质量。作为传统农林院校,林科大同样受到了传统重理工轻人文的思维定式的影响。近些年来,在专注于科学技术传授与习得的同时,我们逐渐淡忘了对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完善人格的塑造。人文学科在大学课程设置中不止是丧失了中心地位,连设课也越来越少,已至令人发指的地步。不少获得了学士学位、甚至硕士学位的学生都没有修过重要的人文课程,更遑论阅读东西方的经典原著了。  

  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蔡元培语)在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一系列功能中,文化价值是一切功能的基础与主导,而由人类优秀文化凝聚、积淀而成的人文精神是人类信念、理想和道德等精神品格的结晶,是大学文化价值的核心和灵魂。大学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使各种不同类型的年轻人拓展知识、开发想象、追求智慧、学会反思和倾听,能够理性对话。同时,大学还应该成为文化与精神传统的承继者,它需要集中一些有文化素养与精神追求的知识分子来传递和发展社会的核心价值。一所好大学,一定是一个人文精神的源泉。因此我们要提倡人文与科技并举,提倡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人文学科要有科学的态度,自然科学也要有人文的精神。我相信,林科大相对强势的理工基础,有利于学科的综合发展和交叉学科的新生长点,有利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此外,在理工科环境下养成的务实高效和团队精神也是有利文科发展的积极因素。期待更美的林科大,不止骄傲于有森林培育、生态学,森林保护学这样的传统优势学科,还要骄傲于有社会、语言、艺术等方面的强势学科,既有社会担当,还有人文情怀。 

    

  二、引领绿色潮流,担当文化传承和创新重任 

  文化传承和创新,是大学软实力建设的核心内容。作为中南地区唯一一所以林业和生态为特色的高等林业本科院校,林科大在绿色发展研究与实践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和优势,理应成为中南地区公共绿色文化教育的基地,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承担起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责,在弘扬绿色文化、助力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辐射的功能,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在社会各个领域倡导绿色理念、引领绿色生活。 

  1.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培养优秀绿色人才 

  一个好的大学教育应当是事业的教育,有理想的教育,有专业追求的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在智力上和知识创新上达到一流,更要有一种立足中国、胸怀世界的情怀。既要对中国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也要对世界文化有兼容并蓄的气魄。呼唤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建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人生开拓无限的发展空间。从根本上来讲,培养一流的绿色人才,是优秀林业院校永恒的核心使命。建议学校从学科特点和地域环境出发,将生态文化的教育贯穿在培育和强化校园文化特色里,培养具有生态素养与和谐包容的生态精神的优秀绿色人才,使之自觉成为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我期待未来从林科大走出来的学生在一言一行中都能透露出人文的涵养,博大的胸襟,有林科大特有的气度、气韵和气象。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准确地感受到林科大的存在。 

  2.营造绿色校园文化,涵养师生浩然之气 

  校园文化的价值在于通过教育环境的营造,以润物细无声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行为养成的方式实现教育目的。建议学校从林业院校的行业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方向出发,深入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凝练校园文化,提出诸如“吃苦、务实、进取、奉献”为内容的“务林人”精神,并将其作为核心校园文化。它不仅能与建校以来广大师生艰苦创业、默默无闻、团结奋斗的精神相契合,也应该是学校不断发展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经过精心提炼而成的“绿色校园文化”,能够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思想导引,熏陶情感、磨练意志、塑造人格,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绿色校园文化”因理念和精神而存在,并通过森林生态、树木花草、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诗文、绘画、音乐、摄影、人物传记、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网络媒体等中介得以传达。 

  绿色校园环境不仅仅局限于森林树木、校园草坪、苗木花圃、园林景观,更应该将森林美学、生态伦理、珍爱自然等绿色理念融入校园硬件的建设当中。建议学校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中更加注重采用低碳节能的材料产品、环境友好型的技术处理系统。同时加强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建设,严格规范全校师生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消费生活中节约节能,建设节约型校园。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垃圾处理等进行综合管理,形成一个清洁优美、与校园文化融为一体的校园环境。建议学校在环境建设中融入更加丰富的绿色文化内涵,营造更加浓厚的绿色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充分体现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理念。林科大的校园风景应该独具之特色,建议加强校园生态景观规划建设,力求生态科学与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生物多样性与生态观赏性的高度统一,建议在校园内建成百米文化长廊、生态文化墙、水培植物系统工程、森林小屋、读书亭、文化石等形式多样、动静结合的景观;在道路,尤其是图书馆附近增植名优树种,构建优雅、宁静的森林校园氛围,让涵泳于其间的师生体验“人在园中走,如在画中行”的意境,不经意间养出浩然正气与磊落胸怀,激发出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建议学校成立自然博物馆,打造物种齐全,集教学、科研、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植物园式绿色校园。自然博物馆不仅是我校的教育实践平台,更是绿色公共文化的传播机构,是我校的文化形象和重要标志。博物馆的核心议题之一是加强与公众的关系,我校自然博物馆的开放将成为中南地区绿色文化的新地标、生态文明的新窗口,使学校在提升社会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化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同时也为林业的社会科普、学术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自然、珍惜自然,与自然为友。另方面,我们的校园也需要自然博物馆这样算得上特色景观的标志性建筑,以不断形成代际积累,增加学校人文底蕴。 

  建议学校设立以学校历史文化为内容的校史馆,主要包括校史展和科研成果展两大部分。我们可以密切关注校园发展变化,围绕校园师生,收藏展示与校园、师生密切相关的各种物品及记忆,提升师生的文化品位,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进而推进整个学校的绿色文化建设。 

  3. 坚持特色发展道路,服务湖南地方经济 

  作为林业院校,培养林业行业优秀人才,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更是学校迈进一流林业院校自身发展与建设的要求。坚持林业行业办学,服务湖南地方经济,是林科大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所在。一流意味着引领,也意味着独特,林科大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大学文化。在专业建设中,建议学校坚持特色发展道路,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在“林”字上做文章,打“林”字招牌,创“林”字品牌,瞄准林业行业关键技术,充分利用行业资源,在“结合”上寻求突破。面向林业行业实际需求,调整和设置专业,进一步加大重点专业建设经费的投入,逐步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加快课程改革,积极寻求根据林业行业岗位需求开发课程的可行性。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是高等农林院校传统的专业,为国家的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保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国家逐渐把林业从公益性较强的事业转变为发展经济用材林、果品加工、碳汇收益林、游憩价值等多种经济价值的产业,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前景更加光明。然而,相对其他林业院校的情况而言,我校的林经专业力量较为薄弱。建议学校通过引进更多计量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3S”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构建一支以具有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为主的、兼顾跨学科专业人才的能够互补协作、团结合作、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 

  林科大另一独特优势就是为绿色发展理念提供技术、管理和服务的能力。2012年,我校在全国高等院校中率先成立了绿色发展研究院。3年多来,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使命,在弘扬绿色文化,倡导绿色消费,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方面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着力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绿色湖南建设做出了贡献。建议学校更加重视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的平台建设,紧紧把握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这两条主线,凝练研究方向,汇聚学术队伍,统筹基地资源,进行科研攻关。一方面,继续发挥以绿为重的行业学术传统,围绕当前生态林业建设的重点工程,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专项研究,寻求关键技术突破口,提高生态科技创新水平和产出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掘以人为本的学术增长点,注重研究生态林业建设中的民生保障问题,丰富学科建设的基本内涵。深入探究在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林业产业发展林下经济资源开发森林城市建设等现代林业综合改革工程中,如何妥善处理经济增长、生活富裕与生态平衡之间关系,为生态文明的决策、规划和行动提供更前瞻、更全面的智力成果支撑。如此,将更快更好地研究院打造成为湖南绿色发展信息交流、咨询服务、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基地,以更好地实现服务湖南地方经济的目的。 

    

  三、真切感受幸福,看到今天的机会和明天的希望 

  幸福是人们生活的理想状态和终极目标。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在任何社会中,教师都是一个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人数众多的职业群体。这个群体的幸福指数如何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福祉与和谐。评价一所大学优劣的一大关键是看它能不能让生活于其中的师生体验到作为生活者的幸福感和职业的内在尊严。因为优质教育一定是建立在师生共同的既善又好的生活之上的。只有教师能够感受到生活充满希望、充满阳光,工作过程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劳役,是自我实现的过程而不是精力与智慧的被压榨,他才能创造出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才可能满腔热情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研究证明,影响职业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收入、个人能力体现、闲暇时间、个人发展空间、职场人际关系、福利以及单位实力等。可观的收入和一定的闲暇时间,都是获得较高职业幸福感的保证。2015年中国最幸福职业排行榜上,教师仅次于自由职业者,排名第二。但是,教师因其学历和学习背景要求高,求职的经济和精力成本也高,在计算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的时候,难免有一定的不平衡感,因此降低了幸福指数。调查统计说明,贫富差距悬殊带来的相对剥夺感、行政体制管控下的无助感、经济弱势导致的阶层认同偏低,以及因良好的评价环境和发展环境,平等的竞争环境的欠缺导致的不公平感,可能导致高校教师中三类不同群体的出现:一部分人成为功名利禄的俘虏,努力适应当下的环境,通过各种渠道向官场或某些资源靠拢,从中获取利益;一部分人处于学校和学院的边缘地位,没有任何机会获得任何资源,顺其自然,得过且过;还有一部分人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或课外创收,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视为副业。青年教师的状态决定了高校未来的走向。经济上的弱势、无奈的被剥夺感、强烈的不公平心态、无助与不满的情绪让一部分“青椒”难以担当起知识分子应尽的职责,而学术钻营、急功近利、不择手段捞取各种学术荣誉成为适应当下体制的“精英”的选择。有专家指出,“青年知识分子一旦失去对知识的敬畏感,放弃了学术人格,这对他们的成长、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对社会文明的进步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理想的大学是教育的乌托邦,但教育需要乌托邦。(刘道玉语)我理想中的林科大,是让生活在其中的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能保有一份随时学习的能力,一份潜心研究的态度,一份对人文和科技的热忱,能真切感受到幸福,能看到“今天的机会和明天的希望”。让我们一起心怀美好,共同努力,为更美更好的林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