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章建文 付晓梅 段辉良:智慧校园展望
发布日期:2016-05-25

  经过一代代中南林科大人的建设,我们的学校将逐步迈向智慧校园时代,一个全新的中南林科大将呈现在世人面前: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感知、知识管理等新兴技术,全面感知校园物理环境,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特征,师生员工自由、精确、及时地获取信息和服务,实现开放互动的泛在学习、融合创新的协同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精确主动的个性化服务。 

 

  一、理想林科大情景展示 

  1.教学 

  林莉同学打开电脑,登陆公共无线网,进入中南林科大信息门户,“个人空间”为师生提供了各种信息提醒服务,最近的讲座、图书馆的新书、课程交作业等提醒一目了然。林莉打开 “个人空间”中作业文件,就像打开作业本一样快捷,在这里可以协同完成课程作业,实现群组内的资料共享。在林莉查找图书馆资料的同时,“个人空间”弹出两条讯息:一条是学校刚刚发布的绿源协会志愿者招募计划,她完全申请符合条件,所以会收到这条消息;另一条是“班戈学院会计课程”改到了周日晚上,她的日历自动变更,并且提醒她是否与原先的安排冲突。这些变更还会自动发送到她的手机上。 

  周末,石磊老师休息在家,打开电脑连接到网络,进入到个人空间,如同坐在学校办公室一样。石老师先将自己命题的试卷进行了校对,加密后通过邮件系统发送给同专业的其他老师,请他们进行审阅与评判,等同事评议后,就可以在教学管理系统上提交考卷。移动校园平台聚合了多种信息源,整合了个人事务、学术动态和公共活动,师生员工通过无线和有线网络以单点登录方式安全进入,与手机等移动设备互通,通过门户、邮件或者动态消息订阅方式实现提醒服务,实现个人空间无缝拼接。 

  2.科研 

  王之老师在会同生态站做研究,每天他定时在实验基地观测各种数据。回到办公室,只要一键就可以完成与长沙校区国家重点实验室服务器的数据同步。午餐后,王之打开电脑,看到了田教授在 QQ 上的留言,要求他将2 号观测塔上的3号摄像头对准 5 号地区,田教授预计 5 号地区的生物状况有细微变化,她希望能够随时监控这个过程。 

  万院长正在审阅计算机学院的科研发展规划,他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对学院真正的科研实力(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要有一个清晰把握,以避免丧失产学研结合的良机。通过整合现有系统中的数据建立的“科研实力发现系统”不仅知道谁有什么专长,而且各种研究项目都有过程性记录和成果展示。 

  通过智慧科研服务平台,对科研的方向、成果、动态等进行跟踪,提供更加智能的知识管理服务、高效的协同支持服务、便利的科研项目事务管理服务;通过网络合作系统可以进行科研报告的提交、浏览,以及进行反馈与评论;科研项目申请表中个人的基础信息可以实现自动填报,还能主动推荐合作成员,校内团队成员的基础信息也能实现自动添加。 

  3.管理 

  周一735,王辉老师驾车进入校园,王老师的校园一卡通让他一路畅行,学校大门、电子楼地下停车场门禁自动打开,他从电梯直接到19楼,通过脸部识别进入植物专业标本室,全新的一天开始了。755,王老师与同学们一起来到生科楼001阶梯教室,刷卡后,云课堂设备自动打开,学生到课情况在大屏幕上一一显示,今天主讲的银杏课件自动导入。 

  教务处宁新老师要上报教育厅统计报表,他通过基础校情数据查询和决策分析系统,相关数据一目了然,所有表格自动生成。退休后的张校长带领教学督导团检查中秋节后全校上课情况,来到信息中心用户服务大厅,大屏幕上所有课堂一览无余,各院系、专业、班级所有老师上课、学生到课统计、柱状饼状分析图一一展示,学生从宿舍到图书馆、教室、食堂、体育馆等流向动态显示。 

    

  二、智慧中南林科大建设构想 

  以师生为中心,以数据服务为核心,以智慧支撑平台、智慧应用平台、智慧数据平台为建设重点,将信息化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深度融合,实现精细化管理、协同化支撑、个性化服务,打造优质的信息化服务环境。 

  1.在智慧支撑平台层面,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环境 

  1IT基础服务 

  建设灵活、多业务、用户无感知的、有线与无线一体的校园网络,使校园网随处可用,满足校内外多样化的网络需求。 

  2平台服务 

  搭建云服务平台、大数据服务平台、网络安全防护服务平台,建设便捷、安全的云数据中心,将已有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拓展为云服务环境。  

  2.在智慧应用平台层面,加快推进业务系统与应用服务建设 

  3公共服务 

  建设个性化门户、私有云盘、移动校园应用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的应用服务;升级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身份识别等基于校园卡的应用与服务。  

  4业务服务 

  升级涉及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的核心业务系统;完善校务管理系统;理顺学校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模式;促进各类应用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5教育科研 

  搭建基于云服务的互动学习与知识共享平台;建设开放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为师生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支持全天候的在线学习,支持任意地点任意人员的互动交流与探讨;建设科研项目交流平台、科研知识共享平台,提高对科研过程的信息化支持。 

  6管理服务 

  建设校园综合监管平台,逐步实现对能耗、管网、水电、燃气、安防、交通等智慧监管,提高校园管理和后勤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3.在智慧数据平台层面,加强数据化服务 

  7)数据服务 

  建设涵盖学校人财物和教学科研等管理的全域数据库,建立层次化的数据利用和服务体系,实现基础数据全面共享,为各部门及院系间的业务协同提供深入支撑。 

  8)决策服务 

  建设决策分析平台和预警平台,通过对校园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为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术科研、人才引进、财务资产等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通过数据分析,对潜在的危机进行预警。 

  通过持续建设与发展,不断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项业务信息全方位获得和共享,构建以“大数据、云服务、智慧化”为核心的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服务一体化的信息环境,促进学校全方位发展,中南林科大师生将在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