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胡长清在“理想林科大”大讨论活动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2016年4月19日
今天,我讲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开展“理想林科大”大讨论?
开展“理想林科大”大讨论活动,这是我到学校来之后的一个想法。你讲,我讲,大家都可以来讲一讲,你我心目中理想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什么样子,都来谈谈“梦中情人”。我在湘大工作15年,离开高校已经18年了。现在再次回到高校,就是希望能把我们学校办好。此前,省委主要领导嘱咐我,到了林科大,就要把这所学校办好,对此,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在想,“把一所大学办好”是大家的一个说法,将一所大学办成什么样才叫好?各方面的殷切期待,促使我在考虑,我理想中的大学是什么样的。
刚到学校时,在校园内走了走,转了转。坦率地和大家说,学校和我想的不一样。我上次在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上讲,我心目中的大学应该是:敬、净、静。我想象的学校没有这么浮躁、热闹,她应该很安静,使人有沉下心来教书、读书、做学问的欲望。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建筑应该很精致。我以前在耶鲁看过一个小院子,是他们的学生宿舍,看起来像是16世纪的建筑,但它实际上是70年代建造的。怎么建呢?他们把所有的建筑材料放到沙滩上,任海水冲刷、侵蚀,造就这种沧桑感。整个学校都是这样的精致、经典。我们学校还需要这样一些标志性建筑,需要在市内算得上有特色的景观。这样不断形成代际积累,不断增加学校的底蕴。
我们为什么要开展这个活动?当前的中国高等教育竞争激烈,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学校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挑战新变化。我在学校还要工作8年,我意识到,如果8年之内没有把学校建好,就错过了学校发展的最好机会。未来8年,全国人口的数量在达到峰值后会下降,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学生数量的下降也是必然的。全国大学将面临综合改革、重新洗牌的过程。那怎么把学校建好?把学校建设成一个什么样子?这不是我一个人、我们班子几个人的力量所能决定的,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通过广泛深入的研讨,得出一个让大多数人满意的答案。因此,在学校党委换届之前,我们花一个月的时间,认真听一听全校教职工、离退休老同志、学生、校友等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人士的想法与建议,找准学校办学定位、优势特色、发展路径及文化理念等,使学校的发展符合大家的期望。当然这些意见会有矛盾,有些是我们做不到的,没关系,至少我们在思考,明确了林科大应该办成什么样子。如果我们能在党代会上形成一个共识,就可以指导我们今后几年的工作。现在时间紧迫,必须在这一个月里用最快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和同志们达成共识,把大学往正确的方向去办,争取达到最高目标,不行还有次要目标,第三目标,一层层向前。
二、“理想林科大”讨论的主体和内容是什么?
就是想听一听与我们林科大有关的人,咱们自己人的希望和想法。首先,特别关心咱学校发展,愿意认真思考、用心谋划并全力支持学校发展建设的,主要是全校教职工、离退休老同志、民主党派、学生和校友。同时,还有许多关心支持我们的领导、政府、企业、媒体等方方面面的社会人士。我们就把这些人充分调动起来,特别是学校的教职工,需要大家广泛参与这次讨论,让大家有参与感,认同感,增加凝聚力、向心力。当然,有些同志、有些学生,可能不一定谈得很好、很深,没有关系,愿意认真思考、支持参与就行,过程和结果一样重要,凝聚力与智慧同等宝贵。
经济学中有个短板理论,又称为“木桶原理”。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短的那块木板,即补短。现在,我们更加看重“长板理论”,将长板做长。从另一角度考虑,站在社会和历史的视角看学校,大学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是什么?从学校的现实出发,我们的当务之急不是要补短,而是要取长,即要找到我们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并不断突出特色、扩大优势,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只有不断形成和增强学校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才能保持核心优势,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我们要集中相当一部分资源打造好一些教师团队,建设出一些一流学科,办好一批一流专业。我们在向一流大学努力的征程中,要有一流的学科和专业,学校才会有竞争力,如果我70几个专业都挑不出一流的,又有什么用呢?我们争取做到10到15个一流专业,在资源投入上肯定会有倾斜。必须打造能够扩大学校影响,能提高学校声誉,能培养优秀人才的学科和专业。此外,我们还可以在产业上找优势。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产学研合作,运用科技和智慧推进学校产业发展,若能打造出一两个上市公司最好。同时,要调动全校的力量,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才智,广泛寻找社会资源,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出谋划策。
三、如何开展、组织好这次讨论?
对此,我有三点要求。
一是要广泛发动。活动的基础是广大师生校友的参与度,活动的核心是增强师生校友的存在感、价值感、认同感,增强凝聚力、向心力。要广泛发动师生校友参与讨论,把有利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力量动员起来,以此激发广大师生校友关心支持学校(母校)建设,参与谋划学校发展的热情。
二是要坚持正确引导。活动不是要大家发牢骚,我们组织大讨论的出发点是为了学校好,希望真正有思想、能出主意的人站出来为学校建言献策。不能把讨论变成一场挑刺会和批判会,导致失去了认同感、凝聚力,这和我们的初衷相悖。这需要舆论引导,也是对我们组织者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
三是形成正能量。我希望这次活动办完之后,我们能找到一种共识,对学校定位、发展理念达成共识。我会在这一个月中花大力气调研,我和校长都可以做一次报告,讲讲自己的观点。各单位的负责同志也要带头参与讨论。要通过讨论,使学校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地位和份量不断提升,以此形成学校凝聚力、向心力和正能量。一个人、一个家庭乐观向上,那这个人、这个家庭才会有希望和发展。我相信,如果一个单位充满了凝聚力、向心力和正能量,那么这个单位一定会发展起来。让这种有正能量的讨论使学校充满阳光、活力、朝气、希望,我想通过这个活动能达到这个效果。要通过活动形成对学校发展建设的共识,以此提升为全校师生、广大校友的共同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提振精气神。(根据记录整理)